2010年6月11日

房地產這回事!?

自從接觸這塊專業以來,其實周遭常常會出現一些聲音,有些聲音是向我提問的,有些聲音是否定我的,也有更多聲音,是對我表示肯定的,其實我最愛聽的一句話就是"你真的很屌耶~",或許到了八十歲,我還是會為了這句話努力不懈()XDD,很抱歉我離題了,我最常被詢問到的問題其實是以下兩個,第一個是房地產之後會不會跌呀??第二個是你到底怎麼評估什麼樣的物件可以投資呢?



Question1,我要告訴大家的是,房地產現在的確是很熱,也站在一個歷史的高點上,好像有種泡沫化的氣味飄來,但是房地產這種東西,和什麼網路股呀,或是蛋塔之類的東西不大一樣,他是貨真價實的由建商花錢在有價值的土地上蓋的一種有價產品,而且不論或租或買或借用,這是可以有多種用途,而且人人都會需要的一種產品,它泡沫的機率,相對是小的,如果今天我說,捷運站周遭的大樓,還會再回到20/坪的價錢,請問大家能接受嗎??講這種話其實是要看地段,土城、蘆洲、三重可能都還會有,但講真的,除了當地的自住客外,我想外地人會想住這三個地方的人應該不會太多(無意冒犯目前住在這三個地區的朋友們,只是各地風土民情各有不同,要大家接受,可能需要花一定的時間),所以我覺得房價會修正,但不會到”!!


這個問題的延伸性的問題是,那什麼時候才是買房子的好買點?這個問題我覺得,你必須要先了解自己,你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,無意賣弄文字,而是,如果你今天收入還不錯,卻是個月光族,或是只知道存活存,沒辦法透過投資創造現金流,再者,你今天就是要結婚了,而且想要有個家",那其實你都還蠻適合買房子的,可以把錢存在房子裡,利用房地產的特性來抵抗通澎,真的可以說是投資自住兩相宜,要考量的因素其實還有很多,像是你的收入是否穩定?手上的資金,除了投入房地產外,投入其他工具,有沒有沒辦法創造更高的報酬率?


如果今天你買了這房子,一住就是要住20年,那我覺得,你也沒什麼買貴不買貴的,現在買一定會比你20年之後再買還便宜,但若你只是小家庭兩個人,想先買小房,再慢慢換大房這種的,總價500萬的20房子,一坪買貴5萬的話,就會差到100萬,那說真的,現在並不是太好的買點,可以等它微幅修正後,就撿便宜進場了(最近銀行打壓的蠻兇的,投資客們其實還蠻辛苦的,不夠專業的應該過段時間都會被擠出場),總之,要先知道自己買房的目的,才知道現在是不是好買點,但說句真的,如果你不是個像我一個的投資客,買了是有要用來住的,那只要當下不要買在相對高點,其實每個時間點都是出手買房子的好買點,試問自己一個問題,真的覺得五年後房子一坪會跌5萬嗎?如果會的話,那就五年後再買吧,如果不會的話,那我覺得,大家應該要開始積極做功課了,就算當下沒錢買,也要開始對房地產有基本了解,到時真的要買時才能抓到出手的時機點。


Question2,你到底怎麼評估什麼樣的物件可以投資呢?其實我在找的物件也是一般人會很想要住的物件呀,只是,我一定要取得的很便宜,才會有獲利的空間,說真的,這邊要跟大家來講解一下,評斷一個物件是不是好物件,其實可以從單價<總價<產品類型<量去做判斷(這是顏董書上說的),重要性由左至右遞增,單價就是我剛才說的一坪幾萬,而總價就是坪數x單價,而產品類型就是兩房、三房、大樓、公寓這類區分,而量是最重要的,就是你周遭同類型物件的釋出多不多,接下來就這四種因素來簡略的分析要注意的一些重點。


單價和總價我可以一起講,其實單價是最不重要的一環,因為你其實不可能把房子拆開來賣,房子是一個綜合性的產品,今天並沒有辦法說,我只賣四坪的那個廁所,其他二十坪的空間我要留著,今天就算賣車子,大家也都是買一台車,也沒有人跟你在秤斤賣的,所以總價的意義遠大於單價,今天你如果要買房子,我相信大家都會設定,我要買700萬左右的房子,應該不會有人是說,我要買23/坪的房子才對,所以總價才是大原則,但單價還是要算一下唷,不然要是真的買到當區的單價高點,應該會欲哭無淚吧。


產品的話,我必須告訴大家,真的要盡可能避開套房,可能今天只負擔的起三五百萬,又想住在較精華的區段,就選擇了台北市的一間小套房,自己住的時候,的確很爽又很舒服,心中甚至有種,自己買了一個家的感覺,但回頭一想,有一天,應該是會論及婚嫁,不小心就結了婚,會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,而這時會想說,住了五年的小套房,賣掉應該還會有一點獲利才對,可以補貼到下一個家的頭期款預算中,孰不知,賣了五個月,還是乏人問津,這就是產品出了問題,試想,今天社會上的單身貴族,會想要買房子的原因,多半是因為有了家庭才會想買房,如果只是單純的想享受人生,說真的,租就好了,沒什麼必要買,所以家庭是市場上購買房地產的主力,沒有九成應該也有個八成才對,而主力想買的東西,通常至少會是兩房以上的產品(但四房卻又有點太多了,不是坪數太大,總價過高,就是坪數不夠大,隔成了四小房,隔局怪異,使用不便),主力絕對不會想要去買一間室內空間只有10,怎麼隔都只能讓廚房跟床離不到一公尺的獨立高級小套房,所以套房是一種,自己在住的時候很爽,但要脫手時極度麻煩的東西。


說到量,這邊可以先順道解釋一下上述套房不好的原因,市場上目前供給量遠大於需求量的一種產品是什麼?我想有看過房子的單身貴族們應該都知道,就是套房”!!供給太大代表什麼?代表你今天如果要拿出來賣時,方圓500公尺內,同時就有三四十間可君挑選,除非你超便宜或裝潢管理超優,不然就真的要是超黃金地段的小套房,否則買方根本沒道理要買你這一間,入手一樣遲早會脫手的東西時,真的要先想想,到底好不好脫手,如果不好脫手,當初會不會乾脆租就好,根本不要入手會比較好一些?而方圓500公尺內完全沒有釋出,就一定是超優的物件嗎?也不盡然,不然你去花東海岸線,三芝海岸線那一帶,一定有超多獨棟的小別墅在賣,我相信看倌們也不會有興趣想出手這些物件才對,真正優的狀況,請看以下這一間!!


先前在仁愛圓環那帶,有間法拍屋標出90/坪的高價來,很多人說,是投資客在炒作啦,怎麼可能是那種價錢,但講真的,去標的人是要自住的自住客,那他買進的觀念是什麼?仁愛圓環周遭有名校仁愛國小,而且生活機能超優,完全就是無庸置疑,這棟大樓近半年根本就沒有房子在賣,好不容易有一間法拍釋出,雖然半年前成交的那間,可能只有60/坪的價格而已,但在物以稀為貴的概念下,屋主勢在必得,絕對要買到的態度,屋主已經用超高價格表露無遺,當記者訪問時,他只說:”我最起碼會住個十年,只要十年後,這邊漲到90/坪,那我這十年都是住不用錢的,這個思維,真的很先進,怪不得他有能耐出手這種價格的物件,一般人覺得他現在買貴了,但他就是想住這棟大樓,又真的就是沒人在賣,為了標得這間房子,他情願用十年後才會有的價格來標,畢竟,或許接下來十年也不會再有任何釋出,那他到底是賺到還是賠到,這也是目前我們所無法定論的。


很多老百姓在責怪投資客把房價炒的很高,我覺得這是個不太公正的說法,因為市場上其實九成的買家都還是自住客,只有一成的是投資客,而現今房地產的這種高價,其實九成都是自住客們互相廝殺下,所得到的結果,這個價格是有"市場"所決定的,再強的投資客也沒辦法去跟市場做挑戰,不相信!?你可以去北海岸沿岸那邊買個1000萬的新大樓,再花1000萬去做超頂級裝潢,再拿到市場上試賣看看,賣2100萬就好,你覺得會有人跟你買嗎?有2100萬的人,真的會想買在海岸線這邊嗎?答案是真~~~~~~~~的不會!!這就是市場決定的結果,人性都是貪婪的,大家都覺得自己的房子值得賣到更高的價格,尤其在這個時間點,大家都很怕買不到好房子,所以看到還不錯的房子,毫不猶豫就會想要出手去購買,就是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,舉債度日,過著非常辛苦的生活,還是會急著去買下超出能力的房子來,各位朋友,你們就是市場,價格真的是由你們來決定的,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價格不合理,那你可以選擇多忍個幾年看會不會合理一點再買,但很有可能,只有你一個人覺得現在的價格不合理,市場覺得是很合理的,幾年後,你會發現,本來700萬可以買公寓三房,到時可能只能買海砂屋兩房了。


真的有購屋需求的朋友們,歡迎你們來電或寄信詢問我,但請不要叫我幫你們找房子,我能做的只是判斷你們這個物件的合理價格是多少?而不是這個物件你和你的閃光會不會喜歡,請弄清楚產品使用說明後再來詢問唷。



沒有留言:

關於健身,我想說的是_03_可怕的真相

關於健身,有些很殘酷的真相,和令人髮指的事實,我覺得還是要很有公德心的先讓大家知道,雖然聽著有點不是滋味,但人總要學著長大吧~ 1)這是一趟漫長的旅程,漫長到你彷彿不曾開始 我從2015年10月開始健身,到現在2017年4月,總共1年半的時間,我持續著每周三次,每次1.5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