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4日

政府其實還蠻聰明的

或許是我多心了,但我覺得政府目前用來控制房價的方式還挺有趣的,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我有提過房市要怎麼樣才會崩跌,沒錯,就是市場上所有買方講好,這一年就是完全不買,我相信一年內,房仲會倒很多長,房價也會跌很多成,但我也告訴過大家,一定會有人不守信用,在三個月看到有便宜可撿時就買下去,所以房價還蠻難崩跌的,但政府現在正在偷偷的製造大家購買的困難。
下手的方式主要可以分成兩種,第一種是散佈消息面,第二種是在銀行端緊縮貸款成數。

第一種,奢侈稅
我想大家都看到咱們偉大的奢侈稅政策了,不太了解奢侈稅的人可以去看這篇奢侈稅之我見,台灣人的特性就是受消息面的影響很大,看到黑影不只是開槍,可能都拿火箭筒出來射了,但無奈也有一個特性是,遺忘的非常快。
而奢侈稅這個消息面,在三月造成了幾個現象,新北市某區域的某大仲介公司,一整個月,每家店平均只成交兩件,這個數目,別說業務底薪了,連水電管理租金都付不起才對,再來是台北市某尚稱精華區的名代書,一整個月沒有簽到半間案子,這種情況,恐怕比雷曼的時候還要再壯烈一些。
政府很聰明,先用奢侈稅來阻擋了329檔期,我猜3個月後,應該會再出其他招數來提醒健忘的台灣人民,個人認為會從利率或貸款成數來下手才對。

第二種,緊縮貸款
這個目前還沒有太多人發現,也沒什麼人在罵,但一段時間,成交量回升後,就會很多人怨聲載道了,原本自備款有160萬的朋友,會認為自己的兩成自備款,可以買個750~800萬的房子才對,沒想到銀行現在放款都先從成交價的6成開始估起,如果物件的條件太差,那很抱歉,真的只能放款6成,請你拿出4成的自備款來,所以原本有160萬的朋友,變成只能買400萬的房子了,在新北市,400萬能買到個屁呀?沒錯!!政府就是要你不要買!!!

也不是真的要不讓你買房子,只是政府理想的狀況是透過提高自備款門檻,來降低房屋買賣成交量,來實現一整年都沒有人買房子的夢想,房價就會應聲倒地,民怨之首的高房價也迎刃而解。
成交量會歸零嗎??當然不會,政府要做的只是讓手上只有160萬的買方好好的想一想,照著過往的思維邏輯,買了7~800萬的房子,突然背上540萬~640萬的貸款,以年利率3%計算,每月本利和支出為3萬~3萬5千,這樣的負擔會不會太重,買下去會不會受不了,升息到4%,5%,6%的話呢???

一方面讓買方猶豫,一方面又鑑價鑑的很低,再一方面緩步的升息,完美地阻止了買方瘋狂的購買行為,而且目前媒體並未著重於這個議題,還是把沒啥實質效用的奢侈稅炒的沸沸揚揚,算是以聲東擊西的方式來抑止一直不斷高漲的房價。

其餘配套
政府一邊修改稅制,一邊叫國稅局開始查稅,一邊拿大投客來開刀,又一邊叫金管會關注銀行房貸放款情形,再一邊請央行咬牙升息(不懂央行升息為何要咬牙的朋友,請看民國一百年大泡沫),這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阻止房地產泡沫化這件事的發生。

說真的,政府下手下的有些慢了,早已經有一大部分的熱錢成為我們啤酒上頭的小泡沫了,但若完全什麼都不做,任憑房市一直狂飆,我覺得房市在2011年,應該會成為貨真價實的超級大泡沫,屆時要是破滅了,引起的經濟危機恐怕不會太簡單。
現在祭出的各種招數,如果站在一般買方的角度來看,我覺得都還蠻值得給政府掌聲鼓勵的,政府用這些方法,讓房地產回到基本的供需市場上,而不單單只是投機炒作的溫床。

結論
很多人在該說:”房價都沒有狂跌呀!!”
我倒是想請教,之前一路飆漲上來時,有很多也是自住型的買方買來自用的,現在利率又是2%左右而已,奢侈稅又有這麼多漏洞可以供投資客來鑽,這樣種種因素加總起來,你要他一個月就暴跌,這合理嗎??

我覺得目前的政策,是把房地產導向一個較健康的市場的,但也還是留有一些空間讓人去想像,多空的拉距會多久我並不知道,我有個朋友的說法是”強者恆強,弱者恆弱”,現在跌最多的,都是那些披著狼皮的羊,皮一燒掉,就原形畢露,但真的很精華又極少釋出的地區卻還是屹立不搖,精華區不是只有大安區或中正區,我們能力有限,不用去跟別人爭這些地區,每個行政區都有自己的一個精華區,只要細心挑選,我想還是可以買到合理價格的好房子的,與大家共勉之。

沒有留言:

關於健身,我想說的是_03_可怕的真相

關於健身,有些很殘酷的真相,和令人髮指的事實,我覺得還是要很有公德心的先讓大家知道,雖然聽著有點不是滋味,但人總要學著長大吧~ 1)這是一趟漫長的旅程,漫長到你彷彿不曾開始 我從2015年10月開始健身,到現在2017年4月,總共1年半的時間,我持續著每周三次,每次1.5小...